top of page

TalentRoots部落格


【夢的生命風格】
文|洪旖姍 諮商心理師 / TalentRoots創辧人 / CEAP® 國際員工協助專業協會認證專家/ 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認證親師諮詢 每個人都有做夢的經驗。白天的夢可能是白日夢,也可能是許多「如果/假如」的劇情想像。也許是在上課、也許是在工作中不經意地神遊到另一個異想世界,創造出各種劇情。你可以說那是分心,也可以說那是專注於創意發想、天馬行空的探索。或許那些引人入勝的小說、劇本,正是創作者透過這樣的夢——開啟無限可能的創意泉源。 而午夜的夢境則更為多元。有時荒謬無厘頭,有時則是白天的苦惱與焦慮,在夜晚悄悄上映。我很喜歡阿德勒心理學,也翻閱他對夢的論述,其中一項是「人格的一體性」的觀點:「從個體心理學研究發現的事實是,一個人所有的行為都符合某種一體性,並且是個人生命風格的展現。唯有把夢當成是形形色色生命風格的表現之一,才能對其做出適當的詮釋。」(阿德勒個體心理學, 2017) ✨ 有時,夢境是一種召喚。 它來自潛意識深處的渴望,提醒我們——生命需要活出美好的見證。 這份渴望,就像夢的隱性內容。它「隨著夢產生的聯想、記憶及情緒態度,就是夢的解析。
Talent Roots
6天前讀畢需時 4 分鐘
bottom of page
